评论文章
纪念文章

我与晓寒十分有缘   

文/释妙湛


       我与晓寒十分有缘。其原因有三:一、他是江苏省人,我于南京镇江、扬州一带住了多年,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非常熟悉。每当我们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大有他乡遇故知之感。二、他早岁有过一段出家为僧的经历,谈起话来有共同语言,虽然后来不当和尚了,但对佛教有深厚的感情,我们彼此相知,都没有把对方当成外人。三、他是艺术家,我是艺术爱好者。有时谈起艺术,海阔天空,莫完莫了。记得我曾经向他索求三幅画,他一直交不出卷。见面后,我向他索画时,他只是莞尔一笑地说:“你这位大禅师好利害呀”。三幅画的题材是:

        1.以须弥山为笔,四大海水为墨,虚空为纸,请你画来。

        2.尽大地是老纳一画卷,一笔画出春夏秋冬四时,请你绘来看?

        3.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请将心画来看?

        据说晓寒的弟子中有许多高手,老师欠下的债,不知学生能否偿还?

        后来听说晓寒生重病,住进医院,自知不久于人世,写下:“尚盼人间留两日,余丝吐尽始轻松”的名句。我看了很被他热爱祖国河山,献身艺术的精神所感动。但又看到他病魔缠身,无法解脱时,爱怜之心油然而生。我想既然是朋友一场,在他困难的时刻,不能袖手旁观,于是奋笔疾书,写了一首偈语:“尔本不来亦不去,何有两日再逗留。待汝吸尽鹭江水,方许余丝一吐快。”令本如法师将此偈给他看,他看后,轻轻地说了一句“谢谢妙湛法师”,含笑而去。

        良丰同志为了纪念晓寒逝世五周年,欲出纪念集,索序于余,不得已,只有将这些陈年烂芝麻翻出来。望大家看后,置之一笑,不要信以为真。因为我是佛子,坚信佛陀的教诲: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是为序

 

                                      一九九三年七月于南普陀寺方丈室

 

        :释妙湛(1910-1995)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福建佛教协会会长、厦     门南普陀寺方丈。

        本文系一九九三年编撰未付梓的《晓寒纪念集》之序

厦门市张晓寒美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