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词
文    章
信      函

1983年敦煌之行归来汇报

 

        离开学校整整六个星期一个半月,在外面好象时间很长,走了不少路,每天都在接触新鲜事物,应接不暇。这次是到西安开全国中专教材编写会议的,其中有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山东溜博轻工学校等单位。有机会交流了各地教学经验,最后审定了教材稿件及补充资料;得有机会参观了西安古城文物,井去敦煌朝拜了我国最伟大的壁画宝库。归途上了华山、中岳嵩山、也拜访了少林寺。在临潼参观了西安事变的捉蒋亭、在郑州参观了二七罢工纪念馆、在南昌参观了八一起义纪念馆以及伟大画家八大山人纪念馆青云谱。所到之地也注意参观与业务有关的工艺公司研究所、友谊商店及民间工艺等方面。这次是跑了不少地方,看了不少东西,接触了各类人等,学到了不少东西。洋洋乎我们的祖国实在伟大,到处都有好料,像河西走廊的葡萄西瓜、关中的羊肉泡馒、中州的黄河大鲤鱼、陇海路上二块多钱一只的烧鸡,真想都把它吃进肚皮,但又考虑到自己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只是重点的挑赏了一点,留着回味更有滋味。吃饭不过饱,贪多嚼不烂,这是养生之道也是求学之道。这次外出考虑到时间关系、经济关系,好多地方只能是走马看花一溜而过。像敦煌千佛洞共有400多个洞穴,一天看20个洞就很紧张。我们在敦煌只有四天,两天看了40多个洞,一天重点看了6个洞,一天资料室,都只是作了感性认识。像秦皇兵马俑仅一号坑范围就有我们学校的范围大。西安碑林很快地跑一跑就要个一上午,谈不上有研究,好在我们图书馆这些资料都有,再来翻翻书本就格外可亲。

        要我来向大家谈谈外出体会,还是用流水帐来汇报汇报。这次路线是:47日中午离厦门,8号天黑到上海,11号晨6时离上海,1212时后抵西安,号夜10时离西安第三天下午到柳园,再乘汽车一个上午到敦煌县,再一个下午汽车到千佛洞。厦门到上海等于上海到西安的路程,西安到敦煌等于厦门到西安的路程。天涯海角横贯祖国东南西北,林则徐去伊犁的路程过去要走半年多,如火车联贯好,一个星期就可到敦煌。

这次主要在西安停了两星期多,去时在上海只停两日转车票直达西安。从西安到敦煌,经兰州,出嘉峪关,直抵新疆边境柳园,宿夜乘汽车过戈壁滩到敦煌县,午饭后赶往千佛洞。在千佛洞住四日,回县城住一夜即乘车柳园。归途抵华山,登华山四天,下山住一日即往临潼,回西安住三日买上车票到郑州往四天,又一天一夜到南昌,留两日即回厦门。

        7日离厦门尚穿着村衣,气温在30°C以上,8日晨过鹰潭温度下降有10°C。晚抵上海夹衣加身。搞车票等了两日,参观了朵云轩,看了两个画展,逛了友谊商店、工艺美术公司及新华书店。11日晨离上海,过南京长江大桥进入淮海平原,黄土千里,江南一带正疏柳寒烟,塞上已一片秋景。过徐州天黑,开封、郑州、洛阳等河南名城都在夜幕中掠过。过潼关进人陕西已是12号早晨,关中是我四十年代经历过的地方,过去是黄土高原。如今是新树成林,加以秋雨绵绵,与江南景色已无分别。车站、市镇、村落都是新的建设,烟囱处处皆是,到处是汽车、拖拉机,过去的大驴车已看不到了。西安古城更是一派新装,宽阔的马路、高大的建筑、都市的绿化都很出色,过去胡宗南时代的情况倒需要我向一些当地人介绍。

        到西安第二天即同丁朝安老师参观了我当过一年和尚的地方,现已开辟为旅游圣地,过去曾是唐僧印度回来译经的地方。我是不忘故的,找了找和尚朋友,有的已不在人间了,也包括画界的朋友赵望云、陈莞庭等。由于天天下雨,每天在旅馆里搞教材,未能到处找人。除把教材搞就绪外,集体参观了主要几处文物古迹。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基地,西安则是中心。我们的祖先轩辕氏,黄种人的第一个领袖,燧神氏开始用火时代,伏羲氏游牧时代,神农氏有巢氏住巢时代农业定住时代。轩辕时有车室时代、半坡文化。看到我们祖先最早的生活情况,今天的拐弯鱼钩几千年前早已发明,人面鱼等纹样,彩陶之精神,今天的现代派难以梦想。

        秦皇陵墓兵马俑坑地仅一号坑地范围就有我校范围这样大,钢筋天桥结构保护建筑像一座大型体育馆。环着走廊参观,如临整军阵地。看到秦皇朝的豪华气魄,留下了陶瓷雕塑艺人奴隶们的创造智慧。

西安是周秦汉唐,是封建时代鼎盛的几个皇朝建都地。谈美术史,唐以前的文物到处皆是。参观了汉代的茂陵、汉武帝的葬地,重点看的是霍去病墓,是一位有名的年轻将领,自然彩石雕非常生动,马踏匈奴最为有名。

        唐代的参观了乾陵,是唯一的能干的一位女王,墓道的雕塑群非常壮观。墓内陪葬品丰富,还未敢发掘。

        碑林现为陕西博物馆,修整一新,碑刻如林,石刻丰富,内还有最新出士文物。

        跑到这些地方,深深感到我们民族的骄傲,不维护我们的民族文化,不干出一点新成绩实在对不起前人也对不起后人。

        今天的西安除了不少工厂外,还有很大一部份是吃祖先的无烟囱工厂,是增外汇的地方。外宾不绝,国内旅游者也多。农民工艺厂、文化单位都在做旅游生意。秦腔、羊肉泡馒、拉面、西凤酒、柿子、核桃都成了名地名产,关中人也都简朴厚实。

        美术方面有西安画派,有几位出色的年轻作家。工艺美术研究所有绢绣毡绣、陶器仿古都很出色。

顺丝绸之路三天两夜火车过陇西,走出河西走廊,来到新疆边境柳园,看到戈壁滩、草原,尝到了大漠风沙滋味。老乡的住屋家家都有围墙,方方的都象小城堡。柳园旅馆有的生有火炉,西北的煤是很足的。坐一上午汽车行进在戈壁滩中,到敦煌县沿途一棵树都看不到。沙中水草堆好似仙人岛。

        敦煌是沙漠中的一颗明珠、美丽的绿洲,也是甘肃、青海、新疆间的金三角,盛产棉花、红柳沙枣、西瓜、水果等,气候温暖,西出阳关就在这里。唐时建郡府,是丝绸之路欧亚交流的咽喉要道,祖国最伟大的壁画宝库就保藏在这里。

        到敦煌县城已近中午,买上下午2:00的汽车票,3时赶到千佛洞。东西放进招待所即联系上参观,看了十几个洞,第二天买了参观券看了一整天,四十多个洞。第三天由所长批条看了六个重点洞。第四天上午在资料室,中午进城,远眺了日月泉和敦煌博物馆。

 

         编者按:本文已残缺。

厦门市张晓寒美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