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词
文    章
信      函

器皿的造型与装饰


        器皿指的是瓶瓶罐罐杯盘壶盒一类日常生活用具,有关这些日用品的造型制造样式和装饰打扮手法,它是属于我们工艺美术立体图案的学习范畴。本课主要围绕漆器专业图案的创作设计内容。造型装饰工艺美术基本上有三个条件:一材料的运用美;二工艺手段的技法美;三美术设计内容形式美。
        工艺美术是直接为我们生活服务的,包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工艺美术,一件工艺品制作,它既是物质财富也是精神财富,适用、经济、美观。
        人类为了生活,发明创造了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人类为了美化生活,就开始有了工艺美术——图案就足各种器形式样的制作装饰手段。
        人类开始赤手空空与天斗争时,一切器形它是乱搞的上面的花纹是乱画的吗?不是的,它是有目的的,首先是为了实用,而且要适用,紧接着是美的要求。以什么作依据呢?样板在哪里呢?以什么来参考呢?就是通过我们思想对自然的一切反应。各种器皿因其使用目的不同(生活要求)形成各自的样式品类,由于艺术加工的不同,又形成各类品种的花色多样。一代一代传下来各地各方面的交流,直到今天中百公司多种多样的东西。
        我们的政治任务就是为了美化人民的生活,就更希望我们把一切器型搞得更好看,装饰得更漂亮。人的体态是生成的,我们不可以改造和打扮,一切器型在一定的要求范围内我们可以进行自由设计和制作(在不同生活要求下还可进行创造和发明)。对一般已形成的规格,我们更可以量体裁衣给它装扮得美。
        要做一个工艺美术工作者,必须要掌握造型和装饰手法(抽象的要作具体看)
        搞美术有这三个范围:1.是构图2.形象3.笔墨色彩。图案就这三个范围:1.造型2.纹样3.色彩,后二个就是装饰的问题,总的就是一个装饰问题,因此把工艺美术又叫装饰美术,也叫实用美术。
        各种工艺美术根据它的使用材料、工艺生产手法不同而其造型装饰也各有特点、特色。
        漆器工艺本属一种装饰技艺,利用漆料涂饰在其它材料制成的各种器物,起到保护和美化作用,后来成了专门生产行业,发展以生产日用品、陈设品为主的特种工艺行业。

        我国漆器工艺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祖先就发明了朱、墨两种漆料来装潢美化生活用具。到了战国时代已相当发达,运用到生活各个方面(建筑、家俱、车、兵器)。一般用品的制作方法除用木胎夹纻外,有的还用皮胎,加工技术上已采用彩绘装饰,颜料朱墨白绿黄橙兰各色具备 (楚漆器)

        到了汉代,西蜀广汉郡一带的漆器已成为官管工业的一部分,流行全国远及国外(朝鲜乐浪有出土汉漆器,精品多用金银装饰,称为金银文画漆器)

        到了唐代,在漆器上镶嵌金银宝石已很流行,唐诗中常见到描写五金七宝屏风诗句。

        到了宋明时代,雕漆已十分发达,有剔红、剔黄、剔绿、剔犀等漆料,在明代的史书上文人笔记里曾记载了当时的髹漆名人张成、杨茂髹漆录著作此时完成。北京果园厂就是明朝永乐年间宫庭制造雕漆的地方。

        福州漆器自清乾隆年间兴起,名闻海内外。

        我国漆器不仅质地坚实,有耐高温和耐酸的特点。而且色泽鲜艳晶莹雅静大方,造型谨严精巧,艺术性很高,有的加以彩画、雕填和镶嵌宝石就更瑰丽多彩,为人民所喜爱。
        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经过历代艺人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漆器种类、花色更为繁多。我国贵州、四川云南、西湖、江西、安徽、陕西都盛产生漆,漆器生产遍及南北,风格特点各地不同。
        福州漆器名为脱胎漆器,以轻巧耐用色泽鲜明为特点,分脱胎(夹纻麻布脱胎)木胎和新制的塑料压胎几种,园盘盆器型秀整髹漆方法主要有推光漆、薄料、厚料等三种,以推光漆为最亮。装饰方法有漆绘描金、嵌银上彩、印锦、嵌螺甸、宝石闪光、暗花雕填、仿铜、仿窑变、仿磨漆画、研磨水绘等多种(纹饰国画图案)。制作出来的作品如:餐具、茶具、烟具、果盘、水壶壳、灯台、柜子、茶几、家俱、屏风、挂屏以及不同造型的花瓶陈设品等。有的明亮如镜,有的闪闪发光,有的绘制各种山水人物花鸟和图案,富丽堂皇更见丰富多彩,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里的陈设中,漆器工艺更充分发挥了政治作用。
        其它地区北京杨州的雕漆仍保有传统的剔红风格,杨州还以玉石镶嵌和螺甸镶嵌著称。此外上海、北京、天律、温州、广州等地漆器镶嵌也大多采用这种制作方法。四川漆器也是后军特起,装饰纹样简朴雅致,以刻花填粉研磨彩绘蛋壳镶嵌等为著名。贵州、广东还有皮胎和棉麻布脱胎漆器,具有造型朴实装饰素雅地方民族的独特风格。其它:甘肃、山东、苏州、西安、山西、江西、安徽都有漆器工艺,值得我们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不断变化,漆器工艺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我们要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教导: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遵照党对工艺美术事业的适用经济美观创作设计原则,学习巩固专业思想,掌握专业技能。

        我们这个课就是图案课,对图案一般原理和原则必须要掌握。

        变化与统一是最基本的规律,人类在和自然作斗争,在生产斗争中意识到对立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作为意识形态的图案反映了这个规律。

        条理与反复的原则是图案组织的主要原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开始理解到条理与反复的动作给工作增加了效率,对体力减少了消耗,对精力和时间有了节省,这些基本知识在图案的形式里得到了运用。

        变化与统一的原理和条理与反复的组织原则结合起来,发展而为种种形式法则给图案创作提供了无限的表现方法。


      图案的形式法则 

        均齐与平衡的形式法则(掌握重心)

        对称与呼应(安定)形式;对比与调和;

        比例与权衡;节奏与韵律。

        临了一些器型,应关心几个问题:

        一、器皿的产生制作来自生活的需要。要吃东西就需要盘碗,要煮东西就需要锅鼎,用水要盆,要汲水就需要壶,要藏东西就需要罐。因盛放东西的需要,就要考虑到器形的容量问题。因使用的要求,考虑到碗盆要敞口壶罐要小口,鼎要脚、把、耳、咀等等。因此生活习惯的改进,器形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人类从游牧到定居,从原始到现代,各个人、地区、各民族、各国家都有它的特点。器型的来源是一脉相承的,如古代的船到今天的船,同叫做船。

        二、器皿的成形是人的意匠的经营,是外界事物在头脑里的反映。造型和造意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图案的造型也称做“意匠”。人类通过对自然形象的仿效(文字、音乐、舞蹈)在创造生活用具时又创造了点、线、面、方、圆各种几何形象。最早的文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手法,同是图案的创造手法。看过去的器形,大都是以自然形为启发,以几何形为结构,以生活实际为内容。看过去的器形创作设计,有的直接搬用自然形(或拟人化,或动物植物瓜果等)有的是在自然形变化为图案形的过程中进行了加强和减弱的艺术概括手法,这就是意匠经营。

        平面基本形:方形、圆形、长方形、菱形、多角形、椭圆形、梅花形、海棠形。一般日用器皿的平面造型都是属于圆形,所有器物的结构权衡比例大都在侧面形(立面形)产生变化。平面简单,立面形复杂(也有如盒类、盘类平面线形复杂)

        在初学索描时(画几何模型)首先要认识立体概念。基本立体有1.正方体:立形、方柱体、方锥体、截锥体;有2.圆柱体:圆体、椭圆体、圆锥体、截锥体;有3.球体:椭圆、印圆。

        只有具备立体概念才能看图纸,掌握形体的大小数量、比例结构、局部与整体关系等等。只有用塑造的方法研究形体在视觉上的综合印象是学习造型的心经之路。


        器形的轮廓构造 

        .是横与竖的关系。

        平面的权衡是四方八面的关系。立面的权衡是中线与水平线的关系。同书法的要求样,要横平竖直,格局整齐,行气清楚,上下联贯。

        艺人们把中国的器皿造型分为申字体、甲字体、由字体、酉字体等种种格局的归类。以中心线的上中下的位置来定形(横、竖十字形的比例权衡),再定天、地两线,天线为口径线,地线为底线,天地线也要与最宽直径作权衡,衡量它的宽度与直径的比例。定好之后与直径联接起所需的直线和曲线,根据用途的需要与姿态的美观调节好整体线形的韵律以达到预定的要求。一般要求器形要圆浑结体(方中见圆、圆里藏方),对线的要求要表情达意,转折多变,统一协调。整个结构要虚实相形刚柔相济。达到整个器形精神饱满形体大方。

        线:曲线、直线、斜线、转折线、文武线。

        二、器物重心上的考虑。

        重心是器物在实际上:稳定不稳定的……


        编者按:本文已残缺。

       

厦门市张晓寒美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