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词
文    章
信      函

1983年四川等地归来汇报稿

 

        这次组织生活有我党鼓区同志及关心我们的同志参加,以及副主委老庄同志亲临指导,这是我们小组的荣幸。

        老柯同志要我汇报一下这次外出的情况,三月中旬本月初回来行程二万多里共七十多天,跑了西南六个省(江西、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虽有二万多里,但大部分都在舟车上渡过。一路走马看花,只凭第一印象而已。同时由于本行的需要,关心注意的都不全面,基本上不外是游山玩水再加以寻师访友,在城市停留较少,对好山好水风景处盘桓留恋的时间较多。

        这次是省工艺美术协会组织去武汉参观全国内销展览会的。对各省工艺产品生产发展情况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我总感到武夷山山外有山,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为了广大人民生活需要和旅游事业,工艺美术是大有前途的。

        这次外出正是在全国开展五讲四美运动之后,一路上社会上的文明面貌确实有很大变化,过去出门是很怕的,如今车站、码头、旅馆、商店、旅游区的服务员对旅客的态度改变多了,车上路上人与人的关系也和善多了。社会秩序、清洁卫生好多地方不比厦门差,尤其是人的精神面貌笑脸多苦脸少凶脸更少,再加以来自特区,到处受到欢迎,享到老人福。

        除到武汉参观工艺展览会,单位上能让我去四川等地搜集素材,得有机会旧地重游,尽量多看点东西,饱赏了眼福,尤其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更激励我要好好从事自己的事业。在跋涉的旅途中,到处有新鲜事物可看,到处得到热情的接待,我忘记了一身疲倦,我放怀地呼吸着祖国美满的空气。金顶用爬的,石林用钻的,既锻炼了我的身体更锻炼了我的毅力,坐在家里得不到这种享受的。长时间关在鼓浪屿虽知道点天下大事,听到的总没有看到的亲身体会到的深刻。各地社会面貌的恢复和发展更坚定我们奔向四化迫切要求及信心。

        我从八一起义的南昌经九江到中南最大的工业城市武汉,辛亥革命圣地二七大罢工的圣地,站立在长江第一座大桥上,吟味着主席的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感到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业绩。这座桥兴建于1955年,1957年通车,全长千六百多米,高三十米,分上下两层,上是公路可并行六辆汽车,下层双轨铁路,同时对开两列火车。站在大桥上,武汉三市新兴建设一望无边,大江东去帆影浩渺,前人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我把它改为“晴川历历拥三镇,芳草荣荣系九洲”。乘长航轮顺江而上,天明前到宜昌葛洲坝,仰望长江之上一座灯火通明的长城,葛洲坝工程是长江三峡枢纽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项工程建成以后,将为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提供动力,是当前我国兴建的最大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拦河坝、发电站、船闸、泄洪闸、冲沙闸和鱼道组成。大坝全长二千多米,高七十多米,高架在江中两个岛上,坝顶还有供运行管理和沟通南北交通的铁路和公路,无异于又是一座长江大桥。过去在图片画报上看到不解决问题,亲身过闸确实惊心动魄。

        过坝后高峡出平湖已经实现,峡门排在面前2000米高,300米宽,三峡以内100多公里长的峡江,水位已抬高20多米。昔日危及航行安全的暗礁险滩,尽投人水底,航道自由夜航得到改善。三峡天下险的景致已不易看到了。神女是无恙的,但近年来到处砍树,同时在一些风景点不考虑乱盖了不少工厂,三峡猿声再也听不到了。历史上有名的古城如今皆是新貌,对我这个画旧山水的人来说,不单思想要改造,手笔都要改造。

        三峡看了不太过瘾,从巫山县上岸除人山溪尽头,乘坐着小木船搏斗在险滩急流中,比坐在大船仓里有味得多,那里仍能看到人与自然搏斗的豪情,中国人的性格。

        在渡口巧遇一位年轻放映员热情地把我们拉进他工作的古老小镇,如入桃花源中。那里的群众靠煮盐为生,生活简朴,小镇上唯一的执法机关派出所,清晨赶集就看见一个所长与群众闲聊作为维持秩序,下午镇上没有人,真可说垂手而治。这里只有山货没有洋货,也没有投机和走私分子。认识的这位年轻放映员是复员军人,经常跑县城,刚结婚,穿着一身呢制服,在镇上就非常显眼吃得开。介绍住进联社招待所,住宿费只有0.25元,一天的伙食0.30元,这是当地干部的唯一高级食堂。谁知那里的鸡蛋5分一个,饭店热情拉客,满街猪肉卖不掉(在四川到处皆是),在我们这里是不可想象的。

        离开太古又到重庆,重庆是个美丽的山城,旧房子都看不到了,爬上朝天门真不知往哪里走。山城的雄伟建筑、两江索道、舟车往来一片繁荣景象。

        晚上站在琵琶山顶,望山城灯火漫天盖地尽是星星。在重庆看到了不少老同学,大家回忆着过去的遭遇激励着将来,访问了四川美院和东南师院,那里年轻学生这两年也曾受到北方来的鼓动罢课罢食,经大道理说清后,现在学习上都很勤,走上正轨,校风也很正派,师生关系也比较好,知识分子政策落实得比较好,生活上的照顾,专家参与管理学校。

        从重庆一夜火车到成都,是天府之国的首府。市容整洁,确是锦秀之城,丞相祠堂杜甫草堂,结构典雅壮观。市中心雄伟高大的展览馆,同开五六个展览,美协在里面,干部好多个,接待热情,群众文化生活是很高的,吃的东西很多。两市联展。成都乘车到峨眉二小时,每日数班车很方便,是我国佛教四大圣地之一,海拔三千多公尺,高凌五岳崔巍雄秀,冷杉古树,忘却身在悬崖。从山脚报国寺到金顶最高峰,五里一小寺,十里一大寺,沿途都有招待所歇脚,一年三百六十日天天都在雨雾中。我420日登山,山下已是春光烂漫,沿途杜鹃,山上积雪未消。四方来的游客很多,藏胞朝山的不少,一路上也遇到外宾。旅游旺季,集中到金顶上的就有两万多人,为了等看日出云海和佛光,六七人拥一条被子。山上的庙宇建筑十年浩劫遭受严重破坏,只有几尊铜铁铸成的大佛实在弄不动才留了下来。金顶有一尊坐佛经过多次大劫烧得浑身漆黑,看着他真是无限感触。

        整个峨眉管理局工作人员只有90人,临时工近200人,负责全山的建设、旅游、食宿服务工作,除一些领导外,大部分都是些年轻人,他们基本上都能热爱旅游事业。宗教政策也有落实,和尚参加管理工作。在山上共住了十五天,认识了不少人,几乎一半时间给他们留着作画,还收了几个徒弟。给一个年轻管理员的诗:峨眉有奇杉,挺拔万山巅。秀色参天地,扎根何其坚。丹心临绝顶,壮哉美少年。

        下峨眉必定南拐乐山地区所在地游览乐山大佛,文风很盛画家不少,古来高岑苏王都到过这里,为泯江支流会合处。

        下泯江一天到宜宾,风景不减三峡。今金沙江会合,为长江最上头的第一个城市,是全国有名的酒乡,产五粮液和郎酒,合沪州大曲贵州茅台(赤水河口),都在相近地区。四川烟酒是最丰富的,最贵的还是厦门。

        这里还是赵一曼的故乡,有纪念馆。新宣传的大石林就在宜宾地区,汽车一天路程,我们去很受欢迎。四川人滔滔不绝夸耀他们家乡川门天下雄,三峡天下险,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石林天下奇。为了有别于云南的石林,定名为石海,又多雄伟岩洞加名洞乡。进人石海确实是茫茫片雪山,岩洞之大之多桂林是比不上的。

        看了四川的石林就没有再去云南的石林,直接南穿少数民族山区,三天汽车一天过一个县赶到贵阳,经过毛主席三渡赤水河的地方。过去红军经历的地方哪有道路,如今公路环绕白云山顶,赤水河上架着铁桥勾通川黔,还经过了乌江,下游也架有壮观的铁索桥,汽车平稳而过。山区人民并没有比过去好多少,少数民族好多地方仍是刀耕火种,赶集时才下山来。沿途看到少数民族工艺品实在好、看到很多有民族大团结的标语。到贵阳正在举行少数民族运动会,满街红旗招展,颇有气氛。从贵阳上车进广西,车上就有不少少数民族,一些年轻人干部打扮分不出来。贵阳附近几十年的草房很多,人民生活、卫生、教育条件都很差,山里头的人怕向山外跑,山外的人又怕向山里去。

        从贵阳早晨乘特快火车,夜半零点到达桂林,给公家省儿个钱,就在车站坐到天明,欣赏车站的装饰布置尚很幽雅,天热蚊多,天明迎着朝霞走进街道,找到市文联介绍住进漓江剧院的文艺招待所,剧院是新盖的,比我们厦门影剧院漂亮。漓江两岸风景秀丽,“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尽是些松散的高帽峰。从四川大山大水跑来,便感桂林山势没甚劲头。我感到九龙江上的一些景色不比桂林差,住房及园陵建筑也不甚出色(洋土夹杂)。这全是个旅游城市,走一处一处票,到处要钱。满街尽是工艺品假古董商店,中国画市场在这里最高级。菜馆不少,既贵又不好吃。船车服务态度却不甚佳,照相的到处拉生意,格调都不太高,厦门搞旅游比这些地方好得多,桂林就是东西贵嘛,导游胡说八道。广州十里洋场洋气比较足,祖国的南大门,气派还是庄重的,街道上年水马龙市容非常有条理。公园非常雅洁,东方宾馆进去享受了一下,是具有派头的。说广州吃住贵也没有那样可怕,早餐一碗粥0.25元两根油条1角,中餐经济511汤也有,印象比上海好。这次以四川为中心往来一圈,出福建到湖北到四川,一路物价越向内地越便宜。从四川回来进贵州、广州,东西越走越贵。四川人夸他们是天府之国确实是物产丰富。人民的生活是愉快的,劳动人民一天三餐酒、豆花饭、回锅肉,茶馆酒市谈笑风生没有牢骚怨言,人民对政府是信任的,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是密切的,干部的作风也都学赵紫阳总理。我在石林时宜宾地区书记深人来了解工作,没有前呼后拥,没有官僚架子,亲自找我两次征求对石林开放的意见,从美协画院的建立问题、风景区的向外介绍,到竹篓工艺、琉璜矿、交通建设、猪肉烧酒等等了如指掌。

 

        四川去年水灾,我这次去那里也没看到痕迹,地方上有执行党的政策的好干部,带领起群众,人的确能够胜天的。

厦门市张晓寒美术研究会